宁波市鄞州首南恒宇激光雕刻厂

新型行波光调制器——单脊波导的微波电路研究
分享到:

前言 光纤通信因其频......



前言
  光纤通信因其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性及保密性强;易数字化、集成化;价廉灵巧等优点,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通信的主流,由光纤制成的光缆通信取代金属电缆通信将成为必然[1]。为了实现用光作为传输媒体来传递信息,必须设法将信号加载到光波上,而光波导型光外调制方式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的调制方式[2][3]。现在国内外最常用的是微带型结构光调制器,虽然其技术已日趋完善,带宽可达20G,但仍然有几个问题不能很好地予以解决:首先在微带型光调制器中调制波(微波)对光波的调制电场没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其调制效率较低;其次,微带线与外电路的阻抗失配对调制深度有较大的影响[4][5][9],而设计一种新型的脊波导调制器可望解决上述问题。另外,脊波导的研究也集中在缝间距d大于1.0mm方面,小缝间距的研究不曾见诸报道,所以有必要开展这项工作[6][7][8][9]。
1 单脊波导的结构[6][7][8][9]
  脊波导是矩形波导的一种变形,它是在矩形波导的宽边中心线处向波导内突出一个脊棱,如图1所示。把光波导对称地放置在脊缝中,同时在波导边上开洞通过光纤引进光波;然后脊波导通过过渡段与标准x波段矩形波导联接在微波功率源上,当加入调制信号时,使波导工作在主模TE10模。光波导采用正切x传的LiNbO3晶片制作,TE10模的EY电场分量作用在晶片上引起晶片折射率的改变[3];经过工作段后,光信号得到了调制。为了抑制其它波的干扰,选定脊波导尺寸为a×b=(13.00mm)×(10.16mm);又参照晶片的加工工艺,初步设计脊缝间距d=0.50mm,脊宽s=1.00mm。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请及时关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内容
2 脊波导中的电场分布
  对工作主模TE10模,采用施瓦兹变换求出电场分布方程[6][8][9]:
  式中E是关于电场的无量纲的相对电场强度,x是该场点到脊波导中心的距离,若设波导中心处的场强为1,则解上述超越方程得结果如表1及图2、图3所示。  
表1 脊波导电场分布
D(mm)s(mm)EmaxEmax/E
0.351.000.1241.008.0
0.501.000.1621.006.1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请及时关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内容

平均场强    Emax中心处最大场强
  随脊缝间距d或缝宽s的减小,电场在中心脊缝处集中程度增大;在脊边缘处的场强约为中心处的83%;远离脊缝的区域,电场较小,且变化趋势相同。
对于同尺寸的矩形波导,其场强的最大值为平均值的1.57倍;而脊波导则为8.0(d=
0.35)、6.1(d=0.50)。由此可看出,脊波导在中心脊缝处集中了5~4倍的矩形波导的电场。因此,对于相同外围尺寸的脊波导和矩形波导来说,采用脊波导可提高电场的集中程度;并且可通过改变脊波导的几何参量(如减小d或s),进一步提高电场的集中程度。所以脊波导充分地利用了电场,使电场调制效率提高。
3 脊波导中的截止波长及频带宽度[8][9]
  当矩形波导工作于截止频率这个临界状态时,波导中的TEm0电磁波并不沿纵向传播,只是沿横向传播,经两侧面反射形成谐振而成驻波。即所谓“横向谐振”。根据微波传输线理论可得截止波长λc的超越方程:
  其中,x=d/b,Cd为脊波导中的不均匀电容。而a、b、s、d为脊波导的几何参量,参见图1。ε为波导中介质的介电常数。解上述两超越方程,结果如图4、图5所示。
   对TE10主模,脊波导的截止波长比相同尺寸的矩形波导的要长,而且随脊缝间距d的减小截止波长变得更长。但是对TE20模,脊波导的截止波长变化不大,且随d的变化截止波长变化的不明显。
   图6为脊波导主模TE10模与其相邻的高次模TE20模的两截波长之比随脊波导几何参数d、s变化的曲线。对矩形波导此比值为2,但从图6可看出,脊波导的都大于2。
   因此,脊波导单模工作带宽比相同尺寸的矩形波导的要宽;若对同一单模工作波长,脊波导的尺寸可以比矩形波导做得小。
4 脊波导的特性阻抗[8]
  当脊波导工作在单模TE10模时,可按电压、电流定义特性阻抗。脊中心的电压U=E0d,电流为波导底面的纵向电流。忽略高次模影响,由金属波导的边界条件。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得到场分布,从而得到特性阻抗,结果为:
而Ze,∞为频率f=∞时的特性阻抗;λ为工作波长;λc为截止波长;
对矩形波导,其f=∞时的特性阻抗
  图7给出Ze,∞与矩形波导Z∞之比随s、d变化曲线。由图可知,脊波的特性阻抗要比同尺寸的矩形波导小,而且随脊缝间距d的减小而减小,由此,采用脊波导可降低特性阻抗,与低阻抗负载易实现匹配
5 脊波导与矩形波导的过渡段设计[8]
  由于功率源都是标准的波导,以及为保证单模传输,需缩小脊波导的尺寸,因此存在过渡段的问题。采用递变截面的脊或者渐变波导过渡段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过渡段结构如图8所示。
   在整个过渡段中,脊缝s及窄边b保持不变;脊波导的宽边采用线性过渡,其规律为a(z)=a+(a′-a)z/t,式中t为整个过渡段的长度;脊的过渡则采用阶梯过渡。下面来分析计算脊波导过渡段的具体数据。
   由于要求波导工作在微波的x波段,因此λmin=25mm、λmax=41mm、λ0=32mm;并且要求驻波比ρ<1.1。通过计算λ0处矩形波导与脊波导的阻抗比R=7.0及相对带宽Wg=0.57,若选择脊波导节数N=3,则满足ρ<1.1;进而得出各段的阻抗比Z1=29.93π、Z2=54.28π、Z3=111.18π,每段的长度t′=8.45mm,总长度t=3t′=25.35mm,各段的脊高h1=9.04mm、h2=7.20mm、h3=2.40mm。
6 结果
  在光调制中,电场强度一般要达到500V/mm,才能提高电场的调制深度,改善调制器性能。表2给出了脊波导各特性参数。从表2可看出,要获得足够高的电场强度,则脊缝间距d应足够小。但是考虑LiNbO3晶片的强度和加工工艺,选择脊缝d=0.50mm,缝宽s=1.00mm是切实可行的。
表2 脊波导特性参数表
表中功率、电压、阻抗关系为Z=U2/(2P),波导中平均场强=U/d
d(mm)s(mm)λ0(mm)λc(mm)Z(Ω)P(W)(v/mm)Emax/EEmax(v/mm)
0.351.0032.00109.0098.8589.88.0718.4
0.501.0032.0082,38126.9571.26.1434.3


   综上所述,该脊波导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微波电场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调制效率;
   2.具有更宽的单模工作频带;
   3.具有较低的特性阻抗;
   4.通过过渡段,易实现与矩形波导的联接及保证单模传输;

联系我们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姜公路(九曲小区二期旁)

邮编: 315040

联系人: 盛立峰

电话: 0574-87139378

传真: 0574-87139378

手机: 13867861670

邮箱: 85400329@qq.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