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首南恒宇激光雕刻厂

聚乙烯辐照交联的研究进展(上)
分享到:

1前言 聚乙烯是一种......



1 前言
  聚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高分子。作为半晶材料,其性能强烈依赖于内部的聚集态结构。聚乙烯链的规整性赋

予其良好的结晶能力,结晶度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另一方面,链与链之间缺乏紧密的结合力,使得整个聚乙烯材料在经受外力及环境温度影

响时产生较低的变形或发生破坏,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根据实际应用范围和目的,有必要对聚乙烯进行改性,交联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聚乙烯的交联主要采用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化学交联主要以过氧化物和硅烷作交联剂。物理交联则主要为诸如核放射性源60Co、137Cs及中

子、电子等高能粒子的辐射或辐照交联。1952年Charsby[1]发现辐照后的聚乙烯产生了交联,从此聚乙烯的交联研究蓬勃展开。高能辐射装

置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为辐射交联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辐照技术及手段的应用程度已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应用水平的

标志之一。辐射在高聚物中的应用主要为辐射聚合及辐射交联。高聚物经辐射后性能产生较大变化,主要与内部发生的交联和降解有关。
   化学交联与辐射交联从实施方法到性能的改变均有所不同。化学交联由于采用交联剂,来源丰富易得,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随着聚合物交

联反应的进行,不断增高的熔体粘度使交联剂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差,出现不均匀交联,局部发生“焦烧”现象。化学交联剂尤其是过氧化物

类的分解温度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较近,在加工时不可避免地使过氧化物受损失,难以控制交联度;而硅烷交联剂的分解需水做引发剂,由于

水分的侵入,材料介电性能劣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辐射交联采用辐射源发出的高能射线能均匀地作用在材料上,聚合物的交联分

布均匀,并且交联度易于控制,满足对聚合物交联情况要求较高的场合。辐照交联的另一独到之处在于无需添加交联剂,可得到高纯度交联产

物,尤其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但是,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受射线作用时的结果不同。通常辐照作用下聚合物既可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请及时关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内容

发生交联反应,也可发生降解反应。据此,聚合物可分为辐射交联型及辐射降解型。严格讲,辐照时交联反应与降解反应是同时进行的竞争过

程。即使是辐射交联型的聚合物,其内部辐射交联与辐射降解也是同时进行的,只不过交联占优而已。交联与降解的发生以及二者竞争比率除

与高聚物本身结构有关外也与所施加的辐射剂量、剂量率、辐射环境(温度、气氛)等有关。迄今,将辐射交联技术应用于高聚物材料交联过

程的最典型实例是聚乙烯的辐射交联。辐照交联聚乙烯呈现一系列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适宜的模量、耐应力开

裂的显著改善等)。近年来,有关聚乙烯辐照交联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辐照技术在新材料制备与改性开拓了新途径。本文对其辐照反应

基本原理、辐照对聚乙烯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2 基本原理
2.1 交联反应过程
   聚乙烯经高能辐射时,除在侧基或CH上产生自由基外,大分子链被打断成为活性自由基,自由基之间相互结合生成交联网络。交联后的分

子链可形成H及Y(或T)的体型结构[2]。交联反应过程与聚合物结构间的关系按照辐射剂量由低到高,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
   (1)交联的起始阶段主要受末端基团的影响,表现为有序交联;
   (2)交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域,呈现无规交联;
   (3)交联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晶区表面的分子链参与交联,整个交联过程表现为无规交联;
   (4)待晶区完全熔融消失后,整个体系又成为无定形形态,这个阶段的交联呈无序性。
   此外,辐照后效应是辐照交联方法的另一特征,即大分子链自由基运动能力较差,相互结合的机会相对减少,辐照后的聚乙烯放置一段时

间后仍存在未失活的自由基。辐照后适当热处理,增加自由基的活动能力反应仍可继续进行。将辐照后的聚乙烯在其溶剂中漂洗,洗去表面的

自由基,能消除辐照后效应。
2.2 交联对结晶的影响
   Charlesby[1]首先观察到辐照聚乙烯会引起其结晶度的变化,即不透明的聚乙烯经辐照后逐渐成为透明。X射线衍射的结果[4]表明结

晶峰减小,无定形成分增加,并且晶粒尺寸变小。DSC分析[5~8]发现,聚乙烯的熔融焓在低剂量(1~2MGy)辐照时几乎不受影响。随着剂

量增加,热焓降低。但辐射剂量在0~0.2MGy,存在一最低热焓值,这也表明结晶度(与之对应的密度)存在极小值[9,10]。Rijke[11]也

发现在低剂量(0.1MGy)辐照高密度聚乙烯时存在热焓最低值,并认为这是由于交联程度的提高诱使初始结晶的缺陷减少,同时使已生成的片

晶厚度变薄,形成不完善的晶格。Mateev[12]用溶胶-凝胶法分析了电子束(EB)辐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对分子结构和交联参数的影响。认

为EB辐照导致晶界间的无定形区的伸直链部分产生新的结晶。同时发现,随辐照的束流强度提高,交联度增大的同时辐照过程中的降解程度也

增大,低强度(Ie=1mA)束流辐照将使结晶度提高。这是由于晶界间的无定形部分的伸直链参与结晶生成新的结晶区,晶界间的伸直链的产生

是由于制样过程中的非等温结晶以及拉伸作用引起的。此外,辐照引起伸直链的断裂,形成大分子自由基,这些末端活性的自由链相互结合的

机率较低,并且存在局部有序的可能,导致二次结晶。但辐照剂量越高,晶界上的自由基过量产生,晶区开始熔融,结晶度下降。晶区的熔融

与新晶区的生成是相互竞争的动力学过程。晶区的交联始于晶区的无定形化,无定形化又是从晶区表面开始、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向内扩展的。

Markovic[13]对辐照后的聚合物重新熔融发现总结晶度进一步减少。同时,对结晶动力学与辐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结晶过程有两种不同

机理,分别对应于交联链及未交联链。王国英[14]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辐照后经熔融再等温结晶4h的高密度聚乙烯,得到了聚乙

烯晶胞参数随辐射剂量变化关系。发现微晶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尺寸都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说明辐照对非晶区、片晶内部微晶之间

联系我们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姜公路(九曲小区二期旁)

邮编: 315040

联系人: 盛立峰

电话: 0574-87139378

传真: 0574-87139378

手机: 13867861670

邮箱: 85400329@qq.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