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程序
1 前 言
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二级站,有的已经开展工作,如北京、新疆、湖南、广西、济南和大连等;有的正在筹备,如沈阳、四川等。总之,很多地方都有意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帮助和指导全国各地消防同行建站咨询和日常业务咨询,根据实际需要,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程序,希望更多的火调同行了解和掌握有关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的要求、范围和具体鉴定程序,有利于科学高效地开展技术鉴定和火灾原因调查认定工作。
2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程序
本鉴定程序(见图1)参照火灾现场勘查程序即“4431”程序[1]编写而成,并非生搬硬套,却有其相似之处,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记忆,把多项技术鉴定手段和方法有意称谓44’31程序。
2.1 四项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现有消防法规定条件下,火灾事故调查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即其他人或单位无权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因此,技术鉴定的送检单图1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程序(简称44’31程序)位规定必须是公安消防、检察院和法院,由上述单位出具申请单或介绍信,方可受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几年后,火灾事故调查不仅仅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就像国外体制一样,保险公司或专门火灾调查机构也可以参与其中,那么技术鉴定中心将可能成为中介机构,同时具备鉴定资格和能力的不再是唯一。
(2)技术鉴定中的四项接待准备工作十分必要,特别是只有认真听取和询问火场勘查情况,才能对送检样品的来源和具体环境条件加以研判,同时也要求送检单位提供必要的火灾现场调查情况的技术资料,包括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现场痕迹物证照片、现场物品放置平面图和立体图、有关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图等等,会对技术鉴定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鉴定结果结合实际火灾情况给予确定性的或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3)在现场勘查和技术鉴定中重点检查和提取的痕迹物证,一是要在起火点处提取才有价值;二是核实物证的原始位置,防止移位;三是提取的物证要完整,有利于综合分析火因;四是特别提取带有熔痕的物证,如:铜铝导线、镇流器、小型变压器、各种接插件、其他金属导体、熔断器、灯泡玻壳、电子器件等。
2.2 多项技术鉴定方法和手段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主要采用的是物理检测手段,目前检测的对象以各种金属材料为主,其他部分金属材料为辅。
(1)宏观分析主要采用肉眼或体式显微镜(小倍数),对火场中残留的金属熔化痕迹等,通过观察,依据其外观形状特征,初步鉴别出其熔化性质,然后再进行金相分析或其他方法分析,是一种主要用于筛选样品的方法,起到辅助鉴定的作用。
(2)金相分析是研究金属结构的一门科学,在材料、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于鉴别铜铝材质导线的火前电热作用熔痕、火烧后电热作用熔痕、火烧熔痕和其他形式的断痕性质等,还可以对其他金属材质的断痕鉴别是否为电热作用形成或其他原因形成,也可以分析推断金属材料在火场中的受热程度等等。
目前,金相分析是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也是在国内二级站建设中着力推介的,使用灵活、有效、实用,但实际应用起来应注意与实际火灾现场情况结合,有时还要考虑宏观分析和其他分析手段的结合,现有技术鉴定结论是一个综合分析的结果,既要考虑宏观特征,也要分析微观特征。对于要完成好样品的金相分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先期工作,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制备样品。用于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中的金相分析。样品制备技术非常重要,是整个技术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惟一性,一旦破坏或丢失就不可能重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样品制备不到位,可能应该有的细节特征不能充分显现,将直接影响鉴定结论。样品制备技术包括镶嵌、预磨、抛光和腐蚀等四个步骤,要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