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装饰工程湿作业发展干作业
随着机械化、装配化和工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笨重的体力劳动逐步得到了解决,突出地表现在垂直、水平运输、土方工程、灰土夯实,混凝土施工等分部分项工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但是,还有一些工种虽然经过长期努力仍未得到解决,如砌筑、抹灰工程和装饰工程的部分湿作业。据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装饰工程必须改革,必须走取消或减少抹灰、实现干作业施工的道路。实践证明改革抹灰工艺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彻底取消混凝土基层的抹灰工艺 包括预制或现浇的墙、柱、梁及楼板等,只要在模板上下功夫、舍得投入,使拆模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平整度、光滑度都能达到抹灰的质量标准,就可以彻底取消抹灰。当前在我国的施工规范中对现浇构件的质量标准要求不高。因此,必须进行修订,要求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达到抹灰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当然在实践中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模板拼缝不严密及个别混凝土表面的缺陷问题,虽然不可避免,但都可以采取打磨、表面刮粉刷石膏或各种腻子(如耐水腻子等)简单方法加以处理。这要比做水泥砂浆抹面方便多了。采用这种方法取代抹灰工程,不仅可以减轻笨重体力劳动,加快装饰工程进度,减轻建筑物自重,并且可以彻底根除抹灰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在国外几乎见不到混凝土表面上抹灰的这种落后工艺,而对各种现浇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要求都是十分严格,不仅误差小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混凝土几乎没有色差。2 改革砖墙或砌块表面的抹灰工艺 要改变传统砖墙、砌体基层的抹面工艺,首先要大力提高砖或砌块的外形尺寸规格和砌筑质量,提高砌体墙面的平整度,以减少抹灰的厚度和改进抹灰砂浆等措施来加以解决。现行规范对砖或砌块砌体表面平整度的质量标准不高,宜进行修订。根据实践如能提高砌筑质量,抹灰厚度就可从传统的20mm减少到5~6mm,这对减轻笨重体力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减轻结构自重,都十分有利。减少抹灰厚度大约还可增大居室使用面积0.5~1,这个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但是要减薄抹灰厚度不仅要从操作上下手,还要从改革抹灰砂浆的性能着手,如果能研究出一种和易性和保水性好、粘度大、粘结力强、具有一定强度、较为细腻的抹灰砂浆,抹灰后就不会开裂,这样才能满足薄抹灰的工艺要求。解决这类薄抹灰改性水泥砂浆的方法很多,最普通的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一定比例的胶(如丹利胶、众霸胶等)并用过筛的细砂来配制。另外,大力推广应用粉刷石膏也是可以的,虽造价较高,但可以在打底灰时掺入一部分过筛的细砂,以降低抹灰成本。1999年7月1日开始北京市禁用实心粘土砖,混凝土砌块开始使用,由于砌块砌体表面平整,这对薄抹灰和抹灰工艺改革将会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最近,北京贴面砖采用的“胶粉”,给人们有很大的启发,这种胶粉和易性和粘结性能都特别好、强度增长快、不裂缝,胶粉在工厂内配置好装袋运置现场,使用时按规定的用水量搅拌,极为方便,颇受施工单位的欢迎。但这种胶粉由于成本较高,还不适用于薄抹灰工程,如果在这种基础上加以改进调整配合比,降底成本,是有发展前景的。3 采用各种途径实现装修干作业 取消抹灰是实现装修干作业的核心问题,如外墙装饰采用玻璃幕墙、铝板饰面、花岗石干挂、清水混凝土刷涂料等都属于取消抹灰的干作业,如果把量大面广的贴面砖工艺改为在清水混凝土表面用2~3mm的超薄改性砂浆或胶粉来粘贴,工艺就大大简化了。改革外墙装饰工艺还需要通过其它途径来解决,如在构件厂或现场预制时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带饰面的外墙板饰面新工艺,在现场现浇的混凝土外墙也可以采用带橡胶花饰的大模板,用以生产出一次成型带饰面的现浇混凝土外墙饰面。北京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砌体,为量大面广的多层住宅的墙体改革创造了条件,应借此机